作為以發展現代化工為主的專業園區,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在江北新區乃至全市的產業版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既要承擔“穩增長、促發展”的重任,又要肩負“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使命。
新使命激蕩人心,新征程催人奮進。近年來,新材料科技園堅定不移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提升園區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各項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四年蟬聯“全國化工園區30強”榜單第二名;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低碳化工園區”建設名單和全省第一批“萬兆園區”;世界500強和化工50強企業占比近30%;多個特色產業規模在國內乃至世界都處于領先地位……
當前,新材料科技園正全面對標全球頂尖園區,深化“四大行動”,聚焦“六大重點”,堅守使命擔當、堅持戰略轉型,奮力開啟世界一流新材料園區建設新征程。
項目為王 牢經濟發展“壓艙石”
經濟發展是園區的“生命線”,一直以來,新材料科技園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筑牢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尤其是最近兩年,在新區“四大行動”的引領下,科技園全面掀起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
眼下,在園區內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江北一期)項目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數百名工程建設人員正熱火朝天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自今年3月項目正式開工以來,率先開展地基預處理施工,一共打下6萬余根水泥樁,總長度超過42萬米。目前,項目正在進行靜壓樁施工,預計7月初完成,隨后將進行一級地下管線的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戴錦說。
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分3期建設,建成后將打造國內第一家從石油原料到終端產品的日化新材料產業集群,年產值預計可達23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計劃總投資40.11億元,占地面積超過600畝。
為推動這個百億級項目加快建設,園區多部門聯動成立服務專班,圍繞項目進度倒排關鍵節點,加大保障力度。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圍繞項目的電力配套,我們進行現場辦公,配合項目上逐一討論4套備選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路從哪邊走,有的要穿河、有的要跨路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障礙問題,最終確定了正式方案。”
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江北一期)項目的建設,正是園區上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一處縮影。揚子揚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揚巴三期碳二價值鏈項目等,都在加速推進;江北新區杏湖綠色現代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式啟動后,也在抓緊各方面的建設工作。
去年,南京誠志丙烯價值鏈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從2月1日開工建設,到10月28日項目投產并成功產出合格產品,整個建設過程僅用了8個多月。如此“速度”靠的是什么?在誠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韋俊民看來,項目得以高效推進,除了企業自身的動力之外,還得益于新區和園區不遺余力的支持與幫助,“在整個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任何訴求和困難,都能得到積極回應并快速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項目服務,園區在項目招引上也全面發力,2024年全年招引項目39個,總投資154億元;今年1—5月份,累計簽約項目2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個。
創新為要 驅動傳統產業“煥新升級”
今年3月,江北新區發布《揚子江產業科技創新試驗區建設方案》,試驗區將構建“一港、一園、四基地、八街區”總體布局,其中的“四基地”便包括新材料科技園。根據《方案》要求,新材料科技園將著力建設新材料產業科創基地,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的優勢科技創新產業集群。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材料科技園在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打造科技創新“最強同盟軍”,成立新材料產業創新聯盟,不斷拓展“朋友圈”;另一方面,強化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加快建設中試基地,推動更多人才和項目落戶。
對于化工新材料而言,中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它是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為產品的規模生產提供相關工藝和技術的論證,為此,新材料科技園高標準建設新材料產業中試基地。眼下,基地施工現場塔吊林立,熱火朝天,這個占地156畝、投資6.4億元的“創新苗圃”,致力打造成為原創性技術的首發地、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地、產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據介紹,新材料產業中試基地配套撬裝中試區、智慧化管理平臺、污水處理站、廢氣治理共享“綠島”等功能區域,探索建立新材料產業研發、孵化、中試、產業化的完整創新鏈條。隨著10月建成投運時間節點的臨近,中試基地正在加速建設。
今年以來,園區重點打造“頂尖團隊+顛覆性技術”雙引擎模式,瞄準化工新材料、合成生物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卡脖子”技術,篩選入駐中試基地項目16個、院士領銜項目5個。
去年,園區牽頭成立新材料產業創新聯盟,由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1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等單位共同組成,在成立當日即揭牌四大轉化基地——從北京化工大學成果轉化基地、綠色過程與新材料成果轉化基地,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成果轉化基地、中國日用化學研究院成果轉化基地,每個平臺都精準對接園區產業需求。
如今,隨著一項項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效益,更是引領產業“煥新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安全為本 探索“智能感知”示范園建設
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高水平安全是“硬支撐”。
目前,新材料科技園有超過100家的各類危化品生產、儲運、危廢經營企業,園區正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從源頭上筑牢安全防線。在科技園智慧園區管控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展示著各種監控場景,既有企業分布、重大危險源分級等數據信息,也有分布在企業生產線、倉庫、儲罐等地的監控影像。一旦數據異常,“最強大腦”會自動識別,實現自動報警。
智慧園區的建設,不僅僅服務于園區管理,更是讓企業受益。“企業重大危險源的監測,包含了溫度、壓力、液位、有毒氣體、可燃氣體等各個方面,監控設備和各類傳感器的數量很大,完全是24小時無死角。”伊士曼化學品(南京)有限公司安全部門負責人許鴻濤表示,企業把各項數據上報給園區,并接入安全生產融合管控平臺,相當于這些高科技設備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加了一道保險。
基于智慧園區的建設,科技園安全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基礎較為扎實,今年,園區在向著更高水平安全的目標邁進,探索“智能感知”園區的建設,著力打造全國領先的示范園區。
“我們的目標是,從數字化和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讓智能感知替代人工感知,讓智能化設備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啟動,新區請來了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士,一起出謀劃策。
綠色為底擦亮“綠色生態園區”新名片
作為首批全國綠色化工園區,新材料科技園在推進綠色發展方面更是全力以赴,已建成智慧環保、大氣預警、智慧能源等系統,聚力治理“三廢”,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進“無異味”園區、“無廢園區”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科技園智慧園區管控中心嫁接了智慧環保、大氣預警、智慧能源等子系統。其中,智慧環保系統可實現地表水質監測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為環境保護管理提供實時、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大氣預警系統充分發揮氣質聯用儀的“精準定性定量”與飛行時間質譜儀的“秒級響應、全譜檢測”能力,將大氣環境監控速度與準度提升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智慧能源系統接入園區內企業的各項能耗數據,利用該系統,園區在能耗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可針對每家企業的用能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對標國際一流“綠色生態園區”,科技園還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今年,園區加快推進75個廢氣治理項目,確保全年實現減排VOCs300噸以上的目標任務;運用走航監測、紅外成像等技術手段,精準定位異味源,加快推進“無異味園區”建設;加快布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推進杏湖綠色現代產業園建設,引入氫能與儲能材料優質企業,打造綠色產業集群。
如今,走進新材料科技園,道路兩側的綠植、清澈的河道、精致的口袋公園……顛覆了人們對化工園區的傳統印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