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內,誠志股份新材料一體化丙烯價值鏈項目在主裝置2號反應裝置順利完成吊裝后,繼續火熱建設中。猶記得4個月前的一個夜晚,250噸的超級“百噸王”鋼制塔器從揚子檢安公司歷經8小時、10公里的道路運輸,順利抵達該項目進行裝置。
而在過往的幾個月,新材料科技園護航運輸的“200噸王”“100噸王”“50噸王”等裝置與以往同期相比成倍增加。新項目、新裝置上馬,背后是企業快馬加鞭發展壯大。
今年以來,江北新區“四大行動”掀起新主城建設新熱潮,長江之濱,新材料科技園最是“熱鬧”。在全國化工園區中,新材料科技園多年位居綜合實力第一方陣。在“四大行動”引領下,這一“優等生”策馬揚鞭再奮蹄。
大項目落地背后的雙向奔赴
5月9日,新材料科技園與藍星安迪蘇南京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此次簽約標志著藍星安迪蘇南京有限公司升級成為安迪蘇中國區總部。
“安迪蘇南京工廠與園區的發展,是同頻共振的雙向奔赴!”中國藍星集團黨委委員,安迪蘇中國區黨委書記、總經理朱小磊介紹,安迪蘇南京工廠蛋氨酸年產能達到35萬噸,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競爭力最強的液體蛋氨酸生產基地之一,南京工廠液體蛋氨酸產品供應中國區的同時也供應全球市場。
已制成的液體蛋氨酸從生產車間“出發”,沿著園區公路般整齊的管道運輸至灌裝車間,再經過灌裝、打包、裝運,隨后,一桶桶動物“營養劑”被送至世界各地的禽畜飼料廠。
朱小磊說,“四大行動”開展以來,從園區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腳步,能明顯地感覺到園區支持企業發展的力度,這也更加堅定了安迪蘇將中國區總部落地南京的信心。基于新材料科技園的優良市場環境和配套服務,安迪蘇中國區將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產品結構,更好地布局國內市場以及靈活滿足客戶的需求,還計劃在新材料科技園上新強鏈、補鏈、延鏈項目。
藍星安迪蘇中國區總部落地,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開工,揚子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投產,巴斯夫特性化學品(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助劑裝置擴建……一眾大項目與企業“雙向奔赴”,一方是滿懷信心謀發展,另一方則是用極致服務回應和支撐這股子信心。
挖掘機、推土機、吊機齊上陣,百億級省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已實質性開工。
項目現場,以往在檢查報驗環節才會出現的園區石化質監站,卻早早入場。“為保障項目未來順利驗收,我們把服務前置,全流程跟蹤項目,有問題及時改,為項目節省時間和成本。”新材料科技園石化質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石化質監站負責人拿出準備好的清單,與項目工程部負責人逐一對照,在相關報監手續辦理、首次交底事宜、項目質量安全監督要點等方面進行了溝通交流,并解答了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相關問題。
而就在不久前,園區規劃建設部在走訪中發現,工程車輛在現場行駛不便,便主動謀劃,用最短時間為項目修建方便通道。
自“四大行動”開展以來,園區主動挖掘企業需求,在項目建設上加壓奮進。園區在全年考核新開工項目11個的基礎上,新增開工項目7個。
新材料科技園匯聚了中石化、德國巴斯夫、美國塞拉尼斯等20多家世界500強、全球化工50強及細分市場領先企業。這里上馬的項目動輒超10億級,甚至百億級,有不少項目在行業內都屬首例、首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企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新材料科技園不僅成立“四大行動”專班,還為重點項目設置專班專人主動上前、靠前服務,提供全流程保障,讓企業無后顧之憂。“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成本,早日投產就是早收效益,我們的靠前服務就是為企業節省成本、創造效益。”新材料科技園主要負責人說。
今年年初,揚子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就是因此受益。在項目建成一個月前,園區相關人員便進駐項目保障竣工驗收,最終,驗收與竣工幾乎同步完成。
“聯盟”式推進從研到產
在新材料科技園國際創新社區,南京威爾藥業集團研究院目前有30個新項目在研。這些新項目的成果,最終會直接進入園區內南京威爾藥業集團的兩個生產基地進行產業化,走向市場。
“我們是直面市場搞研發,與江北新區提出的研產貫通理念非常契合。”南京威爾藥業集團研究院院長王保成介紹,研究院主要致力于高端藥用輔料、原料藥、醫用高分子材料、潤滑新材料等的開發及應用研究。研究院每年還會新增立項10—15個新項目,保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研究院成立4年,辦公面積從3層擴展至6層,人員也從最初的20余人擴至150人。“在研究院發展過程中,園區給予了辦公場所、高端人才招引、高校資源對接等全方位的支持。”王保成說,更為重要的是,園區完備的產業鏈為研究院的產業研發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從上游原料提供,到中端企業合作,再到下游應用市場,環環相扣,無縫銜接。
身處轉型關鍵期,新材料科技園正加速推進“研產貫通”,向著世界級園區再邁進。
推進“研產貫通”,新材料科技園“產”的優勢突出。園區是全球最大的醋酸及衍生物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液體蛋氨酸生產基地以及全國主要的環氧及衍生物生產基地,是超高性能材料中間體DFBP、化妝品添加劑HAP、異丙醇胺的全球最大生產商所在地,這里形成了“以石化、碳一兩大產業鏈為主要支撐,新材料、生命健康為發展方向”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邁向更高質量的“產”,必須有高水平的“研”。
4月28日,由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4家在新材料領域有專業特色優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60家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成為聯盟第一批理事單位。當天,12個代表新材料、節能減排、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等化工產業新方向的研產貫通合作項目現場簽約。
根據創新聯盟籌建方案,聯盟推動建立“產、學、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聚焦“技術超越+產業跨越”“顛覆性技術+頂尖人才”“創新鏈+產業鏈”“研發+孵化+中試”“全方位服務+創新平臺”“苗圃+種子”6項工作任務,并將以國家需求和市場為導向,搶占超導、納米、高性能結構、智能與特種功能等新興材料產業制高點。
不過兩月有余,“創新聯盟”已創出不少新機遇。園區多次組織高校院士、教授團隊走進企業,與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對接,促成了多個合作意向。在“創新聯盟”的機制下,東南大學與雅邦研究院合作開展車用新一代環保型催化乳液工程化研究,南京理工大學王克鴻教授團隊與江蘇中圣公司開展“智能高頻脈沖系統”項目合作,南京大學與江蘇中旗開展產學研合作,一批高校與企業達成合作。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高性能含氟材料創制項目等一批項目意向落戶園區中試基地。
園區還為貫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助力,開拓出新空間。新材料科技園科技與人才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走訪調研中,園區了解到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中試環節“斷鏈”問題,于是,立即研究建設新材料產業中試基地。“目前,中試基地已進入籌備建設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開工,已有36個項目有意向進駐中試基地。”
全力提升產業“含新量”“含綠量”
剛剛入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南京夜視麗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籌劃擴建項目——上馬新裝置,把產能從2000噸一躍提升至6000噸。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近兩三年,企業取得了跨越式的技術突破,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南京夜視麗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剛介紹,夜視麗專攻反光材料樹脂等精細化學品的研發和生產。此前,由于技術壁壘較高,知名海外企業幾乎壟斷了工程、交通等領域的高品質反光材料樹脂產品。“如今,我們的產品已達到國內領先、對標國際一流的水平,正不斷推進國產替代。”
今年,新材料科技園申報的9家2024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部入圍。他們來自先進制造、環境工程、生物科技等領域,如夜視麗一樣,都是園區培育的“身懷絕技”的“小巨人”。
向“新”而興,發展新質生產力,厚植一片創新森林,這是朝著“世界級園區”前進的十足后勁。
就在今年一季度,安迪蘇南京工廠蒸汽回收項目投入使用,項目有效地利用工廠產生的多余蒸汽,將節約更多能源、創造更多效益。當下,工廠的另一個綠色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南京工廠還獲評2024年南京市環保示范性企業、南京市“無廢工廠”稱號。
“今年以來,得益于南京工廠平穩且高產能利用率運行,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安迪蘇在中國市場的液體蛋氨酸滲透率保持增長,銷售量持續雙位數增長。”朱小磊介紹。
向“綠”發展,向綠色生產方式要效益,這是朝著“世界級園區”前進的不竭動力。
作為南京市唯一以發展現代化工為主的專業園區,以“四大行動”為契機,新材料科技園正迎來大發展機遇。
近5個月來,新材料科技園對園區200家企業進行了兩輪次大走訪。在走訪中,深入交流企業經營現狀和問題訴求,重點關注企業產能利用、水電氣使用、產品價格走勢等情況,鼓勵企業結合老舊裝置改造和設備更新,強化安全環保投入,開展產品更新迭代、產能提升改造、產業鏈下游延伸等工作。
針對收集的120家企業提出的158條問題訴求,園區第一時間為企業答疑解惑,做到精準解決、事不過夜、形成閉環,并將各部門服務情況納入內部考核。
以“全球化視野”招商,新材料科技園細分六支招商小分隊,每個分隊主攻一個領域。在出動招商之前,各小分隊梳理了各自領域世界500強、化工50強及中國民營企業前200強等頭部企業名單,有針對性地聯絡拜訪。自“四大行動”啟動以來,園區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及重點地區開展招商活動,累計外出招商百余次。
同時,新材料科技園擬設立新材料產業專項子基金,以新材料產業領域招新引優為主要目標,兼顧投資支持園區培育的擬上市企業、中試項目及相關重點企業發展。
用極致服務讓企業大膽上項目、擴產能,搭建平臺、集聚資源打通“研產貫通”梗阻,用全球化視野敞開大門迎客商……錨定“建設世界級園區”目標,新材料科技園奮力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