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杏湖碳中和產業園開園,7個項目現場簽約入駐,涉及高端型材、高端智造、生態環保等新興產業;4月28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產業創新聯盟成立,聯盟由園區發起,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單位,將建立“產+學+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3月29日,江蘇省2024年重大項目——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在新材料科技園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科技成果加速轉化、企業跑出發展“加速度”。今年以來,作為我市唯一以發展現代化工為主的專業園區,新材料科技園緊緊圍繞新區“四大行動”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第一要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面走訪做優企業服務、全程服務做細項目建設、全鏈融通做實研產貫通、全員行動做強招商引資,以“四大行動”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世界級園區。
服務企業向“優”而行
近日,在南京誠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被稱作“百噸王”的醛異構物塔完成吊裝,這意味著誠志永清新材料一體化丙烯價值鏈項目距離投產更近了一步。“新材料科技園全心全意為企業排憂解難,項目才得以快速推進。”誠志永清公司負責人表示。
事實上,“百噸王”足有72米的“身高”,250余噸的“體重”,是誠志永清新項目的核心關鍵設備。生產制造“百噸王”的揚子檢安公司如何將設備運輸到項目現場,讓兩家企業都犯了難。雖然運輸距離只有10公里,但沿線道路復雜、設施凈空過低、橋梁荷載力亟須驗算。
得知這一情況后,新材料科技園主動靠前服務,經過多方協調,最終敲定了道路運輸方案。
“由于運送的‘乘客’特殊,我們提前做好了各種預案和應對措施,尤其是運輸路線中有4個橋梁和4個道口,我們對通行安全和轉彎半徑進行反復驗算和論證,不能讓‘百噸王’在路上遇到障礙。”新材料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22日早晨6時,歷經近8小時運輸,“百噸王”終于順利抵達誠志永清公司。
護航“百噸王”,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只是新材料科技園推進“服務企業”行動的一處縮影。自“四大行動”開展以來,園區上下堅持服務企業向“優”而行,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方面,建立服務企業“三張清單”,實現園區兩百余家企業走訪服務全覆蓋。通過建立掛鉤清單、梳理訴求清單、強化責任清單,傾聽企業心聲,解決企業難題。園區領導帶隊,專班跟進,收到企業訴求后,能夠現場解決的由走訪服務人員直接解決;對于無法立刻解決的問題,及時上報服務企業工作專班,做到精準解決、事不過夜、形成閉環。
另一方面,在推進“服務企業”行動中,新材料科技園還不斷打開思路,在紓困解難的基礎上,進一步助企惠企。加快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支持揚子石化、南鋼向千億級企業邁進;重點培育誠志、塞拉尼斯、金陵亨斯邁等潛力骨干企業跨入百億級企業行列;指導幫助南鋼超高強耐磨鋼板產品順利通過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復核,誠志清潔能源等9家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項目建設向“快”而進
今年,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落地新材料科技園,該項目采用成熟先進可靠的工藝技術,充分發揮金陵石化“南京市綠色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發優勢,主要產品包括液蠟、特油潤滑油、催化劑以及高濃縮洗衣液、洗衣凝珠等高附加值日化系列產品,項目建成后,將打造國內首家從石油原料到終端產品的日化新材料產業集群。
“園區工作人員高頻次、全方位對接重點入駐項目,力促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竣工。”科技園相關負責人說。
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開工建設后,在了解到因項目周邊道路尚未完成建設而存在交通不便時,新材料科技園與企業多次現場對接,溝通道路施工實施方案,表示將在最短時間內為企業配套建設一條臨時便道,確保項目機械進場。
園區很快與金陵石化明確了臨時道路修建方案,6月7日進場施工,經多日連續作業,6月12日臨時便道建設完成并交付金陵石化使用。目前金陵石化各種機械設備已通過臨時便道順利進場,為項目進一步推進打下了良好基礎。
眼下,在新材料科技園內,重大項目的提速建設并非個例。
近日,巴斯夫特性化學品(南京)有限公司從江北新區市民中心一次性拿到了特種胺產品優化增效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水土保持方案許可決定和排污許可證,成為南京首個環評、水土保持和排污許可證“兩評一證”聯辦案例。“往常拿到兩個證件至少也要20個工作日,如今1個工作日(不含公示時間)就拿證,大大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成本。”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工作人員積極對接,聯系了相關審批部門,促成了這一成功案例。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四大行動”開展以來,園區持續落實重點項目專班機制,領導掛包定期調度、專班專員跟蹤協調,及時召開企業項目推進會,掃除項目建設障礙。通過現場服務、推進會等形式完成項目走訪服務603次,共收集問題79個,已全部解決。
今年1月至6月,園區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2.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總投資的57.5%;其中省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4.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總投資的60%。
研產貫通向“高”而攀
近期召開的南京市委十五屆八次全會提出,江北新區要站在全局高度找準發展定位,統籌推進創新驅動、研產貫通、功能提升和體制創新,當好全市發展新質生產力“排頭兵”。
如何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江北新區是一道創新命題。而大力推進“研產貫通”行動,正是新區的“解題”思路。作為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新材料科技園在推進“研產貫通”行動中堅持向“高”而攀。
4月初,園區企業南京微界面技術研究院與海偉石化有限公司簽署“單線40萬噸微界面丁辛醇”項目合作協議。此次簽約的項目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壓力最低、投資最低、能耗最低、成本最低、技術最先進的丁辛醇生產工藝包技術,真正體現了高效化、低碳化和綠色化的技術升級和顛覆,突破了丁辛醇生產裝置的“卡脖子”技術。
“科技創新的主體在企業,科技創新的應用更離不開企業。園區要持續加強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全力推動項目‘從研到產’,真正在園區落地轉化。”新材料科技園相關負責人說。
4月底,南京江北新材料產業創新聯盟成立,聯盟由園區發起,聯合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4家在新材料領域有專業特色優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60家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等單位積極參與。為發揮聯盟作用,探索建立新材料產業研發、孵化、中試、產業化完整的創新鏈條,新材料科技園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試基地建設“1+1”模式,即1個研發空間+1個中試基地。
據介紹,研發空間擬布局在國際創新社區內的先進材料園,為中試項目提供實驗室和辦公場地;中試基地目前已初步選定地址,占地約156畝。基地建成后將推進高校與科研院所的項目轉化落地,打造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策源地、轉型升級標志區、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科技園還與新區相關單位共同發起設立3億元規模的新材料專項子基金,參與投資中試基地的優質項目。
招商引資向“實”而為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四大行動”開展以來,新材料科技園上下持續加大“招大引強”力度,深挖招商引資“源頭活水”,打造經濟發展“強勁引擎”。
6月21日,杏湖碳中和產業園正式開園,7個項目現場簽約入駐,涉及高端型材、高端智造、生態環保等新興產業。產業園將聚焦“雙碳”目標,在中信集團全力支持下,圍繞新材料主導產業,重點發力金屬、特種功能、氫能與儲能材料“三大賽道”,打造成為中信集團在南京發展的戰略陣地、南鋼轉型發展的重要區域、江北新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開園儀式上,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文武表示,中信將全力支持參與杏湖碳中和產業園建設,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引導帶動更多合作伙伴入駐,并充分發揮集團產融并舉綜合優勢,積極為園區內企業提供“融資+融智”全方位服務,助力園區聚合優勢資源,不斷做大做強。
當前,新材料科技園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時期,杏湖碳中和產業園的建設,為園區搶抓“雙碳”新機遇,發展“綠色化工”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載體。今年以來,園區已簽約落地了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南京特種氣體生產中心等優質項目,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著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產業集群。
推進“招商引資”行動,新材料科技園交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據介紹,聚焦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頭部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園區細分專業賽道、制作招商圖譜,赴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開展招商活動,累計外出招商100余次。今年1月至5月,園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3.735億美元,簽約項目17個,開工運營項目完成7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