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昆山高新區高企申報數、認定數、凈增數和有效數等4項指標,繼續領跑昆山市,占比均超20%。
通友智能裝備(江蘇)有限公司是國內電感材料技術和智能裝備領域的知名企業。為進一步攻克高端電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去年,通友智能計劃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聯手,建立CAS認證實驗室。由此,該企業亟需一筆資金為后續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通友智能啟動B輪融資,計劃融資1億元。
“在昆山高新區的創新積分庫里,我們的創新能力比較突出,排名比較靠前。當得知我們有融資需求的時候,昆山高新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時間選中了我們,并提供了2000萬元的融資。”近日,在談起這筆融資時,通友智能裝備(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晟難掩興奮之情,他說,得益于創新積分項目,通友智能目前B輪融資進展順利。有了資金的加持,營業額在去年600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有望連續2年實現翻番,達到1.2億元。
“通過創新積分制,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企業的創新投入力度,為我們更精確地甄別優質企業、更有效地服務提供了可視化的技術支撐,以便有針對性地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昆高新集團所屬昆山高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唐晨表示。
作為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昆山慧智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體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相關產品也被廣泛應用于半導體、醫療器械、新能源、光學鏡頭、生命科學儀器、汽車等領域。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該企業希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擴大產能。但這一切亟需加大資金投入。
“無需任何抵質押,今年1月,我們就獲得了中國工商銀行昆山分行金額達700萬元的創新積分金融產品授信,切實感受到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力度。”慧智柏董事長張玉蘭說,慧智柏在得到資金后立即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公司產能、效益實現了雙增長。截至目前,慧智柏的訂單總額已達1億元。”
“結合昆山高新區推出的創新積分查詢系統,我們可查詢企業的創新積分以及排名情況,從而進行精確打分并高效授信。”中國工商銀行昆山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今年4月,昆山分行已向昆山高新區50家科創企業,投放貸款近3.3億元。
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區先后與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寶涵租賃、中信銀行、鹿城村鎮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簽訂企業創新積分制應用戰略合作協議,陸續推出工商銀行“一十百千”火炬貸、興業銀行技術流產品體系、交通銀行火炬積分貸“昆山科E貸”、農業銀行“新才e貸”、寶涵租賃“昆育融”、鹿城村鎮銀行“鹿誠火炬貸”等積分金融產品。其中,全國工商銀行系統首個“火炬貸”系列積分金融產品已與10家重點企業代表簽約,授信200億元,覆蓋科創企業1000家;興業銀行運用“雙體系”已服務昆山高新區積分企業13家,授信額度超10億元,投放金額近6億元,新儲備客戶13家,敞口授信額度超6億元。
為更好地量化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能力,實現便捷化的“一鍵選育”,讓“硬科技”“好苗子”企業脫穎而出,昆山高新區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從多個維度不同指標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目前已形成由7個一級指標、48個二級指標構成的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體系,納入905家科創企業。
發現“好苗子”企業后,如何進一步促進其發展是關鍵。昆山高新區利用“企業創新積分制”平臺,根據銀行等金融機構反饋意見,借鑒科技部火炬中心企業劃分標準,將企業分別按照成立時間和營業收入規模進行兩個維度的劃分,根據企業所在階段,為入庫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分類指導”和“全生命周期”的精準指導。另外,還建立分層次、分行業的企業創新積分賬號管理體系,方便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進行線上查詢;設立金融超市鏈接模塊,便于企業查看金融超市產品,實現金融供給信息與需求信息高效對接。
昆山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積分制激發了科創新動能。去年,昆山高新區獲評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10家,江蘇省高新區瞪羚企業35家;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首超千家,較2021年增長16%,創歷史新高,高企申報數、認定數、凈增數和有效數等4項指標繼續領跑昆山市,占比均超20%。
布局先人一步,行動快人一拍。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昆山高新區將進一步做實做細企業創新積分,持續擴大創新積分的影響力,通過企業創新積分嫁接更多資源要素,著力構建“積分貸”銀行貸款、“積分險”科技保險、“積分投”創業投資、“積分寶”融資租賃等多元化產品體系,積極探索“積分融”2.0版本,進一步深挖火炬信用積分融項目使用價值,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拓展應用場景,充分發揮政策創新優勢,讓“小積分”為昆山高新區企業帶來發展“大賦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