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兩個百億“大單”接連花落南通開發區,為南通市“招商引資突破年”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招商引資主力軍,南通開發區百億級項目,何以實現“接二連三”?
繼去年12月2日總投資100億元的林洋能源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正式落戶南通開發區后,在1月10日舉辦的全市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上,總投資105億元的通威光伏組件研發制造基地項目也“落子”南通開發區。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兩個百億級項目落地,而據透露,目前開發區仍有其他百億級項目已到簽約前的“臨門一腳”。去年初,開發區提出要實現百億級項目招引的“接二連三”,又一個歲末年初,該區也用實際行動,為全市“招商引資突破年”發揮出主力軍作用。
兩大項目成色足
兩家上市企業,兩個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不約而同選擇了南通開發區。
林洋能源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由南通本土民營上市公司林洋能源投資,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項目建設年產20GW高效N型光伏太陽能電池,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光伏電池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超100億元,年稅收超4億元。
據介紹,光伏TOPCon是一種基于選擇性載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的太陽能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與現有PERC產線可兼容、電池參數性能優異等優勢,是當下最具有發展空間的光伏電池技術之一。
而投資通威光伏組件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在上交所上市,是胡潤世界500強企業。現擁有遍布全國及東南亞地區的200余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員工逾3萬人,已成為全球高純晶硅及太陽能電池龍頭企業。
該項目可年產25GW高效光伏組件,并設立光伏技術研發中心,全部達產達效后,年納稅總額可達5億元。
從中不難看出,這兩個百億級項目不但成色足,而且未來將為南通開發區乃至我市后續發展提供源源動能。
偶然之中有必然
1個月內兩個百億級項目落地,有著一定的偶然性。但深探其內里,可以發現“接二連三”的必然性,深深烙印著開發區“痕跡”。
“在接觸通威股份之前,我們之間沒有任何交集。”南通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南通綜保區管理局局長范志強的介紹頗有點“傳奇”色彩。
2021年,南通開發區構建“4+2”賽馬制招商新格局,南通綜保區管理局招商部作為其中“一馬”,一直致力于各種項目招引。但去年的疫情,打斷了外出的腳步。不能外出,并不等于不能開展招商工作。
“我們每周都會召開招商研討會,大家一起分析,有些什么好項目可以去拼搶。”范志強表示,那段時間,根據開發區重點聚焦的產業方向,綜保區招商團隊對頭部企業進行摸排,認為通威股份上游產業已經成型,但其下游產業還可能進一步加強,才會構建起全產業鏈發展的良好格局。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招商團隊又通過綜保區內一家企業的牽線搭橋,與通威股份有關人士在線上進行了第一次接觸。通過交流,通威股份正如招商部研判的那樣,準備擇地布局完善企業發展產業鏈。
由于準備充足,從土地供應到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各種服務舉措,開發區的”一攬子”方案,非常符合企業心意。隨后,范志強又率隊,冒著當時疫情管控的風險,去通威股份總部所在地成都實地拜訪,雙方合作意愿進一步加深。
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彼時,其他地區也加入這一百億級項目的拼搶。正在膠著狀態下,通威股份一家供貨商企業得知情況后,極力建言選擇南通開發區。何故?原來綜保區招商團隊曾與這家企業洽談過,想招引其落戶,由于種種原因未成,但開發區專業的作風、務實的態度,讓企業負責人大為折服,雙方也成為朋友。正是這種知根知底,讓通威股份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南通開發區。
林洋項目的落地同樣帶著偶然性。南通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康力介紹說,當時開發區是在和另兩家新能源企業洽談,林洋項目完全是“斜刺里殺出來的黑馬”。
林洋能源為何選擇南通開發區?據介紹,作為本土企業,決定投資后,林洋能源走遍南通,由于項目對地塊要求較高,只有南通開發區因“空間再造”,有著符合要求的地塊。
“我們雖然沒有與林洋有過接觸,但對它的研究可不少。” 王康力表示,新能源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當前正處于發展的“風口”,開發區組織各招商部門對此研究頗深。從各個產業分支到產業鏈布局再到存在風險,招商團隊都能侃侃而談。
基于此,開發區與林洋團隊積極溝通,精準對接,在周密細致調查分析、科學專業研判論證的基礎上,僅利用半個月就圍繞投資協議、要素保障、營商服務等方面達成一致、結成碩果。
南通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保德林在當時的簽約儀式上表示,林洋項目的簽約落戶創造了開發區項目建設的“五個最”,即洽談簽約最快、建設周期最短,并有望成為審批效率最高、開工啟動最快、達產見效最快的旗艦型、標桿型項目。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看似偶然的兩大項目落戶的背后,是開發區人一以貫之的“項目為王”理念,從新能源列入開發區“3+1”產業發展方向,到“賽馬制”新格局的打造,再到“空間再造”提供的發展新動能,以及招商團隊專業、務實、拼搶的“精氣神”,缺一不可的構成最終的必然性。
長風破浪會有時
去年,面對疫情不利影響,南通開發區仍洽談成功兩大百億級項目。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全年新簽約注冊超5億元及3000萬美元重大項目63個、總投資768億元;上報實際利用外資8.7億美元,增長32%,超額完成市下達7.44億美元目標任務。新項目的導入也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2年全區工業應稅銷售超2000億元,總量全市第二,增幅全市第一。
另一組產業發展數據則顯示,2022年,開發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新能源“3+1”主導產業產值預計分別達到490億元、380億元、280億元、260億元,分別增長40%、7%、29%、149%。從中不難看出,南通開發區正搶抓新能源發展的風口期,破浪而行。
保德林表示,招商引資是開發區永恒主題。2023年,開發區將把激發產業活力作為加快建設“通城活力新中心”的重要內涵,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推動招商引資新突破,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構筑強勁支撐。力爭新簽約注冊總投資超5億元內資項目50個、超3000萬美元外資項目20個;實際利用外資7.5億美元以上。
為此,開發區將聚焦“3+1”主導產業鏈關鍵環節,聚焦外資項目、重特大項目、科創及總部項目,深化質量評估,提升項目質態,為在全市率先實現產業三年倍增筑牢根基。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標準,深化招商體制改革,全面整合招商隊伍,建立日韓、歐美外資項目招引專班,全面推行駐城與駐外招商機制;強化招商“礪劍”培訓,以考核獎勵、正向激勵充分激發專業化、企業化招商隊伍活力,培育“看準了就搶、看中了就上”的利劍精神,進一步強化招商隊伍建設機制。完善工作網絡,強化精準對接,形成“一個主導產業、一幅熱力圖譜、一名牽頭領導、一支招商隊伍”推進格局;緊扣工作目標,層層分解落實,每月公示實績,形成“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賽馬格局,確保“開門紅”、引領“全年紅”。
同時,一方面,創新推進“營商環境最高地”建設。以項目需求為導向,以企業滿意為目標,以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為主體,全面梳理審批服務事項,實施制度重構、流程再造,在政務、市場、法治環境等方面推出10條創新舉措,探索審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開發區模式,全面叫響“萬事好通?能達無憂辦”營商服務品牌。
另一方面,加快推進“通城活力新中心”建設。專班化推進通城活力新中心三年行動計劃,以國際社區、地鐵TOD、五星級酒店等功能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快能達商務區功能提升,打造“靚麗核心區”;推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做強樓宇經濟、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為產業提升、城市提能、人才集聚注入新活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